發布時間:2017-07-18
2016年10月,內蒙古獲批成為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
為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內蒙古出臺了《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等政策規劃。目前,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已形成以呼和浩特為中心的大數據產業聚集區,吸引了一批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云計算企業先后入駐內蒙古,推進大數據在智慧城市、電子商務、信息惠民、乳業草業等領域應用發展。
近日,內蒙古印發了《2017年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工作要點》。指出2017內蒙古大數據在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整合、創新大數據應用等多個方面的工作要點。
附全文: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2017年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17年6月29日
2017年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工作要點
2017年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工作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大數據對“五化”協同發展的支撐作用、對“七網”建設的先導作用、對“七業”發展的催化作用,以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抓手,堅持以設施為基礎、以安全為前提、以資源為根本、以應用為核心,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政府數據資源整合、共享開放和創新應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促進全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2017年,全區大數據產業產值增長25%以上。
一、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大數據發展支撐力
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基礎設施的重中之重,加快構建多網絡融合發展、多空間維度一體化、綜合智能的泛在先進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架構。
(一)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加快完善國際、省際干線光纜,提升網絡骨干傳輸和交換能力,拓展互聯網出區帶寬,開工建設包頭至北京、集寧至北京光纜傳輸工程,爭取國家批準建設國家互聯網呼和浩特直聯點。加快實施 “寬帶內蒙古”、“寬帶鄉村”工程和“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推進4G網絡優化和無線局域網建設。2017年完成信息基礎設施投資31億元,新增固定寬帶覆蓋能力240萬戶,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53。6%,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68。7%,出區帶寬能力超過2500Gbps。(內蒙古通信管理局牽頭,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配合)
(二)加快數據中心建設。積極探索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模式,加快推進中國電信內蒙古信息園、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西北云計算基地、中網科技(內蒙古)云計算數據中心等續建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包頭大數據中心、海拉爾大數據中心、鄂爾多斯大數據中心、烏海大數據中心等項目,大力引進國家部委、行業或標志性企業數據資源。到2017年底,全區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100萬臺以上。(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通信管理局配合)
二、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加快數據資源共享開放
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推動政府數據和信息系統跨部門、跨區域共享。在依法加強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的前提下,穩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
(一)加快建設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平臺。利用現有自治區政務云中心外網資源,建設自治區統一的“云上北疆”云平臺,推動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和公共數據開放。年內完成自治區級部門自建數據中心向自治區統一云平臺整合和自治區級部門業務專網整合遷移,完成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牧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企業登記監管等與民生保障服務相關的政府數據部分向社會開放。積極推動金稅、金關、金財、金審、金盾、金宏、金保、金土、金農、金水、金質等信息系統在自治區統一云平臺匯集,引導乳業、草業、煤炭交易、電力等企業大數據平臺接入自治區統一云平臺。(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二)加強信息資源庫建設。建成自治區人口、法人單位、空間地理、宏觀經濟、文化信息、信用等基礎信息資源庫,并完成向自治區統一云平臺遷移。加快建設醫療、社保、教育、科技、生態、環境等公共服務信息資源庫,推進數據資源共建共享。(自治區公安廳、工商局、國土資源廳、發展改革委、文化廳等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三、創新大數據應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圍繞政府決策、社會管理和民生服務,積極開展大數據創新應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快民生服務普惠化,讓民眾享受數據紅利。
(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結合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39號)精神,建立統一的政府信息互聯互通平臺,加快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和自治區政府系統辦公業務平臺建設,逐步推進標準化審批,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信息共享與互通。繼續開展呼和浩特市、烏海市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工作,核心政務辦公業務普遍協同,政務服務和政務辦公標準化、網絡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二)推進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大數據應用。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重點推動宏觀經濟、農牧業、工業、能源、健康、教育、信用、水利、精準脫貧、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平安北疆、綠色北疆等領域大數據應用。積極支持開展黨建、廉政建設、機構編制、食品藥品、科技、文化、國土、氣象等大數據應用。加快我區“絲綢之路”數據港建設,推進航天、環保等大數據應用,爭取環保部“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落戶我區。(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廳、經濟和信息化委、能源局、衛生計生委、教育廳、水利廳、扶貧辦、交通運輸廳、旅游發展委、黨委政法委、環保廳等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四、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推進大數據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新興業態,著力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引導區,力爭大數據產業發展走在“七業”前列。
(一)推動大數據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大數據在農牧業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建立農畜產品可追溯體系和耕地質量監測、疫情防控、災害預警等體系,加快建設草原生態大數據平臺、乳業大數據平臺、“互聯網+”馬鈴薯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奶牛育種養殖大數據平臺、中藥材產業鏈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和農牧業電子商務平臺等項目,提升現代農牧業發展水平。推動大數據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應用,研發面向不同行業、不同環節的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開展重點行業和地區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建設呼和浩特市云科IT設備再制造產業基地、包頭市高端制造大數據協同平臺、內蒙古工業云平臺、航天云網等項目,促進制造業網絡化和智能化。推動大數據在服務業領域的應用,利用大數據開展品牌創建、產品定位、精準營銷、認證認可等服務,創新商業模式、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重點推進商務大數據建設,加快建設內蒙古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羊絨產業大數據試點、航天信息電子商務可視化追溯等項目,推進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電子商務示范縣數據共享與創新應用。(自治區農牧業廳、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等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二)培育大數據新興業態。大力發展數據采集、存儲、加工、挖掘、交易、可視化等核心業態,推進數據中心、超算中心、云平臺等項目建設,組建自治區大數據交易所,促進大數據成果流通交易。加快發展智能終端、集成電路、電子材料和元器件、軟件開發等關聯業態,推進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機等項目建設。積極培育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智能物流等衍生業態,推動“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貨車幫蒙卡通等項目建設。(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三)推進大數據服務創新創業。引導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向中小微大數據企業開放接口資源、數據信息、計算能力、研發工具等,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支持企業、公眾挖掘利用政府和社會開放的數據資源,創新商業模式和產品。扶持大數據創新開發團隊及中小微數據型科技公司發展,打造大數據創新成果轉化平臺,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加快建立大數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開展大數據應用創新大賽、算法大賽、眾包眾籌等活動,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自治區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通信管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四)建設大數據產業園區。重點建設和林格爾新區大數據產業核心區,培育、集聚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加快形成數據中心、應用平臺、增值服務、配套端產品等大數據全產業鏈,創建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啟動建設呼和浩特市浪潮大數據產業園、烏海市大數據產業園、錫林郭勒盟中電智云大數據產業園;規劃建設自治區大數據綜合展示區和大數據體驗館;支持內蒙古自治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包頭市高新技術園、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赤峰市云計算產業園、烏蘭察布市中關村科技園等園區孵化大數據企業。(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五)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制定2017年大數據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建立項目推進責任制,定期調度項目進度,及時協調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力爭全年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積極推動2016內蒙古大數據推介會和2017央企懇談會簽約大數據項目落地,爭取早開工、早見效。充分發揮自治區大數據產業引導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和服務業引導資金的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支持一批大數據項目建設。(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五、建立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凝聚大數據發展合力
精準發力、精準施策,集中力量解決好重點、難點、痛點問題,形成大數據發展強大合力。
(一)健全組織保障機制。成立大數據專家咨詢委員會,提供決策咨詢服務。成立自治區大數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和運營自治區“云上北疆”云平臺、搭建大數據投融資和交易平臺等。建立大數據產業聯盟,聚集政、產、學、研、用各界資源,組織開展大數據技術研發、應用推廣、交流培訓、招商引資等服務。制定大數據發展考核管理辦法,建立大數據統計和分析制度。加大督查力度,推動大數據發展各項政策和重點工作任務落實。(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統計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二)建立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制定出臺《自治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和自治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目錄。建立政府數據標準體系,加快制定數據采集、開發、共享、分類、質量、安全管理及交易等關鍵共性標準,成立云計算、大數據標準技術委員會。加強大數據安全體系建設,支持建立自治區大數據安全研究院。研究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總體發展規劃》和《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引導目錄》。(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質監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三)加強大數據宣傳推介。積極探索舉辦大數據博覽會、高峰論壇、商業模式大賽等活動,擴大我區大數據發展的影響力。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在產業、人才、應用優勢方面合作。舉辦“絲綢之路”數據港國際論壇。組織開展好北京、廣東等地大數據專題招商活動,通過北京科博會、廣交會、西洽會、西博會、中蒙博覽會等會展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大數據招商引資,著力引進一批國際、國內有實力的大數據企業。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及在公路、機場、車站、商業樓宇等重要節點和顯著位置設置宣傳牌,加大宣傳力度。(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四)推進大數據應用研究。加強數據感知、數據傳輸、計算處理、基礎軟件、可視化展現、區塊鏈及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領域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推動建設一批大數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應用中心。組建自治區大數據應用研究院。(自治區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五)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積極引進大數據高端和專業人才,成立大數據國際院士工作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業合作,提供大數據發展智力支持。依托自治區高校現有大數據相關專業、資源,積極推進內蒙古大數據應用技術學院建設,著力培養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加強大數據人才交流合作,開展全區領導干部大數據知識培訓和大數據宣講活動。(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本文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