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7
由中日韓三國媒體記者組成的 “數博會媒體先行考察團”,于5月16日參觀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對貴陽大數據的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于全國首個大數據領域的國家工程實驗室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據了解,“數博會媒體先行考察團”由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CGTN、外文局《人民中國》雜志、環球時報中英文版、環球網、中國網以及日本《每日新聞》、《東洋經濟》周刊、韓國《東亞日報》、Channel A電視臺、韓國《朝鮮經濟》、《亞洲經濟》等中日韓知名媒體的20余位記者組成,對貴陽大數據的情況進行參觀考察。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于2016年11月23日正式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組建,2017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是全國首個大數據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并且作為實驗室建設的主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貴州省、貴陽市共同組建了新型協同創新實體——中電科大數據院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大數據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服務和數據運營服務等業務。
據實驗室副主任牟其林向考察團媒體介紹,針對政府數據應用面臨的共享開放力度不夠、融合分析不到位、運用與驅動力不足、安全防護意識不強等問題,實驗室已研究布局政務數據采集融合與分析、政務數據共享與開放、政務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面向政府綜合決策的大數據應用、面向政府廉潔高效的大數據應用、面向政府社會管理的大數據應用、面向政府公共服務的大數據應用等7個研究方向,開展政府治理大數據應用研究。
據此前了解,2018年5月成立滿一年之際,實驗室重磅發布《網絡社會安全風險指數研究報告》及“網絡社會安全風險態勢系統”、《貴陽“數據鐵籠”研究報告》,相關成果的發布不僅有助于政府便捷掌握目前網絡社會治理存在的問題,更能為各地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治理措施提供數據支撐。

牟其林也從整體上分享了實驗室成立以來取得的相關研究成果,他說,“圍繞智慧施政體系頂層設計,實驗室加強“大數據+政府治理”領域的關鍵技術、應用示范和政策理論的投入,在體系設計、技術研究、平臺研制、標準制定、政策保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技術平臺方面通過打造關鍵基礎平臺,為數據匯聚、融合、分析、應用提供支撐;典型應用方面圍繞政府治理內容,深度挖掘多源異構數據,為政府提供高附加值服務;安全體系方面從技術和管理兩個維度,共同保障智慧施政體系安全運行;標準體系方面為政府治理大數據產品和服務落地提供基礎保障;政策保障方面完善政府管理運行機制,讓智慧施政體系有據可依、有制可循?!?br>
關于如何實現將實驗室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實驗室,牟其林表示,“我們匯聚大數據領域的相關頂尖人才,引領國家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的發展,我們希望能在大數據+政府治理的領域里重點建設形成高端智庫,力爭把實驗室打造成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的龍頭企業,和國際一流的大數據創新研究和資產性研用平臺,我們重點想在智慧政務、智慧公共服務、智慧監督與權力監管這些細分領域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從發展措施上我們希望從政府大腦、城市大腦等為著力點,來實施政府治理的典型示范應用的打造,促進研究項目的成果轉化。具體步驟上大致分為近期目標在2-3年內建成仿真試驗環境,聚集核心技術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形成典型示范應用;中期3-5年內完善科研平臺建設,充實技術人才隊伍,成功轉化一批技術成果,促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遠期目標就是在5-10年內建成國際一流水平的大數據創新研究機構,引領大數據技術發展,成為國家重要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