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09
在11月8日舉行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企業家高峰對話:新時代的數字經濟”論壇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數據保護應該優先于數據打通。
馬化騰說:“我們要從用戶的角度來考慮,把個人信息和數據保護放在優先地位。他認為,騰訊不能套用很多其它公司的做法,把數據直接去任意打通。
此次論壇由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主持,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與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作為對話嘉賓,就企業社會責任、產業互聯網轉型和基礎科學發展等話題進行了對話。

對于外界關于騰訊數據沒有打通和不善用數據等評價,馬化騰表示,其實我們內部也有很多討論,最后我們決定,我們技術中臺可以打通,但數據中臺要特別謹慎。
“我覺得,騰訊不能套用很多其它公司的做法,把數據直接去任意打通。因為在我們的平臺里面,大量全部都是人和人之間的通信、社交行為數據,如果說數據可以任意打通,給公司業務部門或者給外部的客戶用,那是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這方面我們要更加謹慎,這是作為很多平臺運營商來說,要始終關注的問題。我們要從用戶的角度來考慮,把個人信息和數據保護放在優先地位。大家知道,國外有些案例因為數據打的太通了,反而帶來一些危害,比如可以精選出文章給想影響的受眾去看,我覺得會帶來很多不可設想的問題,這是我們特別要關注的。”馬化騰表示。
談及對于青少年的保護,馬化騰表示騰訊產品用戶中相當比例都是青少年,騰訊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走在前面。在青少年保護方面,騰訊做了包括網絡實名以及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用戶進行限制引導等大量研究。“我們甚至把人臉識別AI技術,包括金融級的身份核實技術應用到我們產品里面,只要是我們的娛樂產品都會引入這樣一個服務。”馬化騰說。

談到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馬化騰表示,希望互聯網企業能夠和各行各業結合,助力各行各業首先實現數字化。他表示,騰訊會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好“助手“的定位。包括騰訊有一個優勢是,擁有消費互聯網的龐大用戶群,這是產業互聯網的一個源泉,騰訊不僅是提供技術而已,還能提供讓產業與大量終端用戶的連接。
此外,他表示:“(這個過程)要依靠產業界為主,還有圍繞產業界有眾多的開發者生態。比如說我們有超過10億的月活微信平臺連接人和服務,這上面我們已經開發出了小程序,再加上公眾號體系。”
對于基礎研究對于產業發展的影響,馬化騰認為,人機接口在10年內會有很多變化,如果5G商用普及、電池續航能力和計算能力等能夠實現,比較實用的VR和AR計算軟件就可能會出現。另外,如果未來量子計算的位數能延展到數百位,將是劃時代的突破。
周四,在烏鎮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馬化騰還參加了“文明互鑒: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和“媒體變革與傳播創新”等分論壇活動并發表演講。

另從世界互聯網大會“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分論壇上了解到,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列入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對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中國檢察機關近年來不斷推動完善個人信息司法保護的法律依據,依法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犯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檢察機關共起訴侵犯個人信息犯罪案件3719件8719人。此外,中國檢察機關還加強對辦理侵犯個人信息犯罪案件的指導,提高辦理侵犯個人信息犯罪案件的專業化水平,探索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但隨著全球數據爆發增長、海量集聚,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數據安全風險日益凸顯,保護數據安全特別是個人信息安全,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列入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趙志剛:最重要的問題是立法問題,因為大數據時代,我們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極為復雜,因此要加快推進立法工作,能夠制定精細、嚴密一部法律,推進我們個人信息的保護。
部分來源:TechWeb.com.cn